
利用中醫藥的傳統經驗為指導方式,加以色彩色差計的現代化工具,對中藥的加工炮制顏色進行可行性考察。本次我們以山楂為實驗研究對象,通過對不同炮制階段顏色和藥材穩定的測量,研究顏色測定的可行性,并探討中藥炮制過程中顏色和溫度的相關性,即“火力”和“火候”的內在聯系。通過分析其真是的測量數據得出色彩色差計克服了中藥本身顏色混雜、形態不一的問題,測量的中藥顏色數據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并且色差值和溫度值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通過此次試驗和數據結果的分析我們得出采用色彩色差計來分析和測量中藥材及飲片的顏色,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此種方法成為規范中藥加工炮制工藝與質量評價體系提供了新技術。
中藥材的加工炮制過程及質量標準有關性狀內容一直沿用形色氣味等性狀描述,主要靠經驗掌握和感官判斷,其中顏色對判斷是最主要指標,如何測量中藥顏色以客觀評判炮制“火候”是中藥炮制實現標準化、自動化、產業化的關鍵技術問題,實驗在GAP的工業框架下,模擬以色彩色差計來解決顏色和“火候”問題。研究以色彩色差計為工具,借鑒有經驗的老藥工的傳統中藥炮制方法,探討以色彩色差計測量中藥加工炮制顏色的可行性,以期待未來這種檢測方式可以在中藥加工炮制過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色彩色差計又稱為色差計、拭擦一、測色儀等等多種名稱。色彩色差計通常有兩種類型:濾光片式和光譜分散式。它的測量原理是利用儀器內部的標樣光源照明樣本,標本根據設定的原理選擇性吸收、反射或散射光線,儀器的光電探測器檢測反射光井與標準光源做出比較、計算??梢姽夤庾V利用窄帶濾色器(濾光片式)或衍射光柵(分散式)分為各種小分段,能夠在光譜上得出很高的分辨率。此外,由于儀器設計簡便,結構非常堅固,能夠承受日常生活的惡劣環境,適合在實驗室環境里離線操作。
在醫學研究中,嘗試對病人皮膚、牙齒、舌質與舌苔的顏色進行自動分析,獲得快速、無損傷的定量診斷結果,以便于幫助醫生快色、準確的做出診斷。在醫學醫藥方面,實驗采用色差計,考察姜黃樣品粉末與乙醇溶液中姜黃素含量與顏色指數之間的相關性。另外,美國藥典在1980年版(USPXX)率先收載了利用色差計測定藥品溶液顏色的方法。其他一些國家的藥品企業標準中也有使用類似的儀器方法測定藥品溶液的顏色。在2000年版的《中國藥典》以及2005年版《中國藥典》第二部附錄IXA溶液顏色檢測法也開始將色差法測定藥品溶液顏色及其與規定顏色的差異,但是沒有看見有引入顏色測定的任何報道,可能當時的技術還不算成熟,這類實驗的結果還有大眾化。
經過色彩色差計測量后,可以直接計算出樣品顏色三次激值XYZ,也可根據測量樣品的需要將這些值轉換成其它均勻空間的顏色參數,如L*a*b*色空間、L*C*h*色空間、亨特Lab色空間等。因為L*a*b*色空間是當前最通用的測量物體顏色的色空間之一,廣泛適用于所有領域,并考慮到每種藥材本身的質地、色澤、飲片大小、厚薄、所有輔材等不同,在藥品的加熱過程中變化也各不相同,前期研究采用L*a*b*色空間精確量化,對測量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研究中藥加工炮制顏色測量的可行性。
目前市場上色彩色差計作為顏色鑒別的一種新型技術,已經被涂料、塑料、汽車、建材、五金、制藥等多種行業廣泛的應用,印刷和紡織行業已經把色差檢測列為國際檢測標準之一。中藥體積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顏色混雜、表面凹凸不平。這種技術是否有效的適用中藥的顏色檢測,能否正確精準的反應出不同炮制階段樣品的顏色差異并很就有很好地穩定性,這些基本的懷疑都在過去中藥試驗中一點一點的被擊破,最終得到證實色差計是可以穩定精確的顯示中藥的顏色變化的。